在苏联经过治疗逐渐康复的粟裕,决定在1951年回国了。很快,粟裕便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了国内。刚一回国,事情就来了。
还没来得及休整一番,粟裕就接到了毛主席的指示,让他来中南海说话。粟裕不敢耽误,立刻出发前往中南海面见毛主席。
等见面后,粟裕才知道,原来毛主席是想要让自己去总参工作。既然毛主席信任,粟裕也没有推诿,立刻走马上任,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。
转眼间,时间来到了1954年。这一年10月底,在毛主席的思考下,决定给正在总参的粟裕再下达一个命令,这个命令就是给粟裕升职,让他上任总参谋长一职。
这一次,粟裕推诿了。而粟裕推诿的原因,也是因为粟裕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。毕竟早前毛主席曾属意彭老总和聂荣臻同志等人,怎么会选择自己呢?
对于粟裕的谦虚,毛主席是完全理解的,于是也安慰粟裕不要谦虚。看到毛主席如此信任自己,粟裕明白自己再推诿下去,是辜负了毛主席的信任。
于是,粟裕答应上任。毛主席看到粟裕答应了,也非常欣慰的点点头。为了让粟裕更好的工作,毛主席也决定为粟裕配10个助手,协助他一起工作。
这10个人,毛主席心中早有人选:
李克农、陈赓、许世友、王震、彭绍辉、邓华、张宗逊、韩先楚、张爱萍、杨成武。
在得知毛主席打算为自己配备这10位同志当助手后,粟裕赶快向毛主席表示没必要为自己安排这么多的人。且不说不需要这么多人协助,而且很多人也有职务,是来不了的。
思来想去之下,粟裕向毛主席要了其中3个人:
这3个就够了,陈赓、李克农和张爱萍。
这3人,粟裕对他们是非常信任和关注的。而陈赓和李克农以及张爱萍得知后,也立马向毛主席和粟裕表示,一定协助好粟裕,完成工作。
而粟裕一向不打无准备的仗。之所以选择这3位,自然也不是一时兴起。在思来想去的时候,粟裕的心中已经对这3位老同志有了大概的安排。
首先是陈赓同志,粟裕和陈赓合作打过仗,所以对他非常了解。于是,粟裕安排陈赓分管作战。相信陈赓一定会做得很好很出色。
接着是李克农同志。在革命时期,李克农便长期从事隐秘战线工作,有着丰富的情报工作经验。于是粟裕安排李克农负责情报工作。
最后是张爱萍同志。在解放战争时期,粟裕和张爱萍既是上下级关系,也是一对非常彼此信任的战友。于是粟裕安排张爱萍负责军务动员和行政管理工作。
很快,粟裕便为3位同志细分好了负责工作的内容。看到粟裕如此细心负责,毛主席便知道自己相信粟裕是没有错的。而粟裕也心里暗暗发誓,一定要好好工作,绝对不辜负毛主席的信任和期待。
晟红网-晟红网官网-线上股票配资开户-东莞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