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7月1日深夜,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发动历史性袭击。其导弹部队使用**「巴勒斯坦-2」型高超音速导弹**直接命中特拉维夫本-古里安国际机场跑道和航站楼,导致机场全面瘫痪。同时,数十架「萨马德-3」升级版无人机对特拉维夫、阿什凯隆等城市发动饱和式攻击,以色列多地防空警报大作,民众仓皇躲避。
一、「巴勒斯坦-2」:打破铁穹的「蛇形杀器」
这款2024年9月曝光的导弹采用双锥体弹头设计,末端配备四片可动弹翼,能以16马赫速度实施「蛇形机动」。央视军事专家魏东旭指出,其末端变轨能力使以色列箭-3反导系统拦截率骤降至30%,而铁穹系统对高超音速目标几乎失效。该导弹射程达2150公里,技术路径与伊朗「海巴尔谢坎-2」导弹高度同源,部分零部件由伊朗圣城旅直接提供。实战中,胡塞曾多次用该导弹精准打击以色列军事基地,此次更首次瘫痪中东最繁忙的航空枢纽。
二、胡塞「抵抗轴心」战略升级
此次袭击是胡塞武装「抵抗轴心」战略的关键一步。自2023年巴以冲突升级以来,胡塞通过红海袭船战声援巴勒斯坦,但近期随着哈马斯、真主党受挫,其决定直接参战。发言人萨雷亚明确表示,这是对以色列在加沙屠杀平民的回应,将战斗至封锁解除。值得注意的是,沙特防空系统罕见未拦截胡塞导弹飞行路径,被解读为默许其对以施压。
三、以色列防空体系濒临崩溃
面对胡塞的「组合拳」,以色列防空系统暴露出致命短板。铁穹系统因频繁拦截无人机和火箭弹,拦截弹库存已降至警戒线以下,而箭-3系统单枚成本高达3500万美元,无法应对低成本饱和攻击。本-古里安机场袭击导致数百架航班取消,经济损失难以估量。社交媒体上,以色列民众质疑「铁穹90%拦截率」的神话,抗议者聚集总理府要求停火。
四、全球震荡与地缘博弈
国际社会反应分化:美国强调「以色列有权自卫」,俄罗斯呼吁克制,沙特则以「空中红线」策略默许胡塞行动。更危险的是,胡塞已宣布扩大行动范围,宣称对红海、印度洋美英船只发动打击,全球能源市场面临新冲击。兰德公司报告指出,胡塞通过低成本战术击穿了「技术霸权不可挑战」的心理防线。
这场不对称战争再次警示:现代冲突中,技术优势不等于绝对安全。当高超音速导弹划破夜空,受伤的永远是无辜百姓。放下武器、重启和平对话,才是中东破局的唯一出路。
晟红网-晟红网官网-线上股票配资开户-东莞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